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150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从2005开始、追女朋友的错误方法、影后,复活吧、怪谈NPC想移民[无限]、抄家前,医妃搬空敌人库房去逃荒、[猎人同人] GI许愿店、[综琼瑶] 太医韵安、[樱兰同人] 恋爱犯法吗、美人与混混[八零]、[综漫] 5T5他又误我
唉,首领,一家的首领也不好当。瞧瞧他们不仅要管好自己家的人,还得想方设法帮自家寻得出头的机会,更必须要想方设法保护自己家的人莫让别人算计。 朝堂上的人谁家的首领都不担心,皇族内的人呢? 他们差直接问刘挽,要是太后进入他们的地盘怎么办? 他们对王娡这个太后也有所耳闻,知晓这位太后争权夺利非常的热衷,哪怕眼下被刘彻一治再治,那是她自己斗不过,不得不退,并非她想通,决定不再跟儿子争。 是以,没有机会也就罢了,一但王娡有机会,她未必不会卷土重来。 站在各家首领的立场,让他们为刘挽所用,他们相当乐意,为一个一心只有权利的太后所用,他们会死无葬身之地。刘挽不能送他们去死! 刘挽当时听到有人直白透出的意思差点都乐了。 末了刘挽也得安抚他们,提醒他们只须安守各处,放心,一切有刘彻。 瞧,刘挽说对了吧! 王娡心思再多也是无用,谁让刘彻早提防着她,她若是胆敢闹,刘彻有的是办法治人。 不过,刘挽想说的是,王娡盯上墨家的人,怕是不仅仅是她想。 是的,刘挽不担心王娡身后的金俗了,但另一个更厉害的人是她绝不能忽视的。 总之,刘挽依然叮嘱各家的人,安安分分在各家的院子呆着,切不可出来惹事。 虽然刘挽并非没有能力为他们解决事情,能少一事必须是少一事。 刘彻连王娡都不许她进入各家,别的人也明白了,不要指望触碰各家,刘彻不允许,他们趁早都死了这颗心。 暗里这些年来他们谁家不都派了不少人前来打听消息,无非想弄清楚刘挽又让他们各家都在忙活了哪些好东西。 倒也不是没有人摸进来过,可是好些东西压根不是他们能看得懂的。 就算原料都摆在他们这儿,大家都知道那是原料,不知道制作流程,谁能整出来。 对,各家倒也不是没有招人进来帮忙,每一个进入各院的人都是宫中奴婢,但凡嘴不严实的都没有机会进入中心,外边就有的是人把他们解决。想打听消息,那比打听刘彻身边的事还要难。 谁让刘挽早在没有任何人注意之前就给各家洗了脑,一遍一遍的告诉他们,他们的手艺就是他们的底气,不管对谁,如果不是确定百分百信得过的人,多一个字都不能提。 同时,对于每一个进入各院的人,刘挽给人高工资,也要求他们一定都得忠诚。 听她的话,办好她交代的事,刘挽绝不会亏待,然而如果谁敢对外透露半点消息,如何处置人,华刻过来吓唬一回,不用刘挽多嘴了。 况且,刘挽自打农家的人来了之后,那是干脆的让农家的人和周围的百姓都打成了一片。 本来农家就得深入基层,和百姓打成一片,种田这种事儿,种久的人自然而然会总结也经验。 刘挽也不是那不识人间烟火的人,随着各家研究的好东西越来越多,刘挽既要惠及于民,离得各家那么近的百姓,岂有不带动他们经济的道理。 刘挽一直都记得现代一位大家说过的话,农民是百业者,只靠种田想要养活自己,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 是以,刘挽同各家的人一道合计,把周围的百姓发展成为他们最坚强的拥护者,那才是他们各家最坚固的城墙。 为此,刘挽让各家教百姓们养蚕种桑,也会教他们开荒耕种,就他们种的田,引水入田,稻田养鱼,只要能让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的法子,刘挽都让人弄。 因此如今上林苑周围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之后刘挽也开始给周围的百姓洗脑,上林苑各家研究出来的好东西都是朝廷为了老百姓,也是为大汉好的。东西一好,肯定惹起不少贪心人打主意。换句话来说,定是有不少心怀鬼胎的人前往各处打听消息,只为寻着一个破绽好把各家都端了,免得将来他们损失越来越大。 寻常的老百姓倒是能够理解,像他们这些人,没有多少人在乎他们的生死的。但是各家的人不一样了,虽说都是奉陛下之命行事,刘挽作为皇帝的女儿亲自安排人教他们各户一门手艺,让他们靠着独一无二的手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谁对各家不是心存感激,也觉得皇恩浩荡。听闻有人不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百姓们哪里容得了。赶紧追问刘挽怎么办? 刘挽何许人也,洗脑的事她办起来,那办得非一般的漂亮,只告诉百姓们,别管打哪儿来了生面孔的人,一定得看着点,顺便,刘挽让沈宾和墨家的人从村子里挑些人教他们习武,总之,大家一定要团结一心,护好上林苑,绝不能让任何人有机会对上林苑的人出手。 上林苑的百姓自然是要配合的。天底下的人都一样,一但关系自身的利益,无二话,第一时间他们会急急忙忙的捂实了。 刘挽于是让人开始教上林苑附近的农家们武艺了,别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想学就教。 沈宾和墨家的人...... 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人生啊,变化太快! 可是,不得不说,这样一来确实省去沈宾和墨家的人很多的事。别小看群众的力量,有时候他们团结起来,很多别人看不到的小细节,他们早一步发现了。 自打刘挽把周围的百姓忽悠来一道守护上林苑的各家人,沈宾都说,能进入上林苑的人越来越少。 是的啊,那些进来的人都没能靠近上林苑,早早被周围那些被沈宾和墨家训练的人解决了。 沈宾和墨家,不,是各家的人都算长见识了,百姓还能用成这样的? 笑话,为何不能? 想想后世的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全民皆兵,为了保护国家,保护他们的家人,华夏但凡心存大义的人,无一不成为抗战的一部分。 群众的力量之伟大,别人不知道,可是他们的伟人早明白,这才会说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依靠群众的基础,达到抗战胜利的目标。最终的结果证明伟人的眼光是远大的,他的决定也是正确的,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 刘挽如今不过是学了点皮毛,用来捉些打听消息的人罢了,绝没有办不好的。 嗯,刘挽听完刘彻怼上王娡痛快无比,可是她是不是忘了王娡的另一个习惯。 “你整日胡闹没有半点女孩样儿也就罢了,怎么,还想把你姐姐和妹妹都带坏?”是的,王娡多年养成的习惯是,刘彻让她不痛快,她转头立刻让刘挽不痛快。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哪怕是刘挽也知道,一家子一块吃饭呢,她只管低头吃她的饭菜,狗在吠,她也得回应?她有那么闲? 第227章 戏彩娱亲 刘挽低头吃饭, 全然不打算接话。 王娡气得脸都绿,厉声唤道:“刘挽!” 被点名的刘挽筷子上夹了一块肉饼,听到王娡的叫唤依然不慌不忙的一口一口咬着肉饼嚼碎了下咽,分外的悠闲。 在场的人, 刘彻、卫子夫、平阳长公主、南宫长公主、隆虑长公主、金俗、卫长公主及刘嘉。 除了一个刘彻, 其余人瞧着刘挽那不慌不忙的样子, 余光瞥过王娡额头的青筋跳动, 心早提起来了,平阳长公主先唤一声道:“泰永。” 刘挽含糊的应一声, 眼看王娡都要砸碗了, 刘挽才不紧不慢的问:“祖母方才是在跟我说话?” !!!连卫子夫都忍不住看向刘挽。要不要装傻到这个地步? 王娡好不容易等到刘挽答话了, 结果倒好, 刘挽开口不假,听听她说的话。 “陛下,你教的好女儿。”王娡转头火向开向刘彻,没想到也看到刘彻正在咬肉饼, 对王娡的话, 刘彻同刘挽道:“新菜不错。” 是的,刘挽精神恢复后,想到好些日子没有捣腾美食,又跑去让人给她做新口味,圆圆的肉饼,跟铜板差不多大小, 先把肉捣碎, 再弄了些粉放锅里炸了再做, 味道非常的好。 刘挽点点头道:“孩儿也觉得不错, 下饭。” 嘶。听听刘彻和刘挽完全无视王娡的交流, 王娡气得形象都不要了,掀翻桌子的喊道:“我不活了,皇帝是要气死我啊!” 卫子夫、平阳长公主、南宫长公主、隆虑长公主都要上前劝着王娡,结果没想到刘挽的声音传来,“我也不活了,皇祖母要逼死孙女,不给我父皇活路了啊!” 一众人待要迈向王娡的动作都僵住了,不可置信的回头望向刘挽,刘挽站着喊的,喊完之后的刘挽注意到众人的目光,刘挽走到堂中央,冲刘彻道:“父皇吃,孩儿在一本书上看过,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今日孩儿也学之一二。且望能博父皇、娘亲、祖母一乐。” 话说完,刘挽立刻干嚎的坐在地上,抑扬顿挫的道:“皇祖母好狠的心啊,知我大汉以孝治天下,竟言我父皇要气死您?想我父皇从不敢有逆祖母半分,为此哪怕损及大汉之利都不敢拒绝。父皇事祖母至孝,祖母尚言不孝,莫不是祖母想让父皇将大汉江山拱手供祖母毁之,方为孝矣?倘若如此,不如请天下人来评评理。旁的大可不论,只问祖母为何骂我父皇不孝?” 哎哟,刘挽一波操作行云流水,谁看了不叹为观止。 王娡气得浑身都发抖的道:“让你一个当孙女的质问我,他还不是不孝吗?” 刘挽一听掩面而哭,“冤枉啊!祖母若要细论,但请世人一同说道说道,孙女待祖母有何冒犯之处,竟然叫祖母如此不喜。所谓质问,不过是为人女子的人不忍于父皇受辱,那比孙女受辱更叫孙女不能接受,故代父一问。从小到大,祖母不喜于孙女,孙女自知。但孙女对祖母一片孝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明。祖母身上之衣是为孙女所献,头戴之配饰珠宝,连同脚上之靴,皆是孙女一片心意进献。本不该言功,然祖母处处挑刺,若是祖母当真不喜于孙女,不如直接要了孙女的命,何以借孙女的缘故为难父皇。不若我一头撞死在这儿,也省得祖母总拿我当借口为难父皇。” 话说着刘挽起身朝一旁的柱子撞去,王娡想都没想的喊道:“拉住她,快拉住她。” 那一刻的王娡想到的是上一回在长乐宫里,刘挽一下一下的不肯如王娡所愿磕的头。 哪怕刘挽现在额头上没有任何的伤疤留下,那对王娡来说也是阴影的存在,所以,别的人或许是在吓唬王娡,但相信刘挽,她说得出做得到。 如果王娡敢把刘挽逼死在这儿,天下人的口沫星子能把她淹死。 哪里用她下令,卫子夫箭步上前第一时间挡在柱子,无论如何也绝不能让刘挽撞了头。 南宫长公主和隆虑长公主必须也是第一时间出手把刘挽拉住,轻声的劝道:“泰永,泰永,你不能做傻事。” 刘挽是要做傻事的那个人吗?她只为吓唬人。 被拉住后,刘挽动不得,但刘挽面容坚定的转向王娡道:“祖母只须一句话,要我生或要我死?” 王娡瞧着刘挽那视死如归的架式,王娡知道,她是真不怕死。 这一刻,王娡想不服,他能不服? “你好,你够狠。比之你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娡目眦欲裂,然无论如何她都不能背下恶名。如刘挽说的,这些年刘挽不管她如何不喜,刘挽依然每回有好东西都送到永乐宫,旁人有的王娡定然是有,别人没有的,刘彻和卫子夫有的,王娡定会有。 王娡身上所穿戴的确实都是刘挽献上,刘挽待王娡的好,谁敢不认? 只因为刘挽没有事事如王娡所愿,王娡竟然要让刘挽去死,凭这一点,王娡这个太后往后必受天下所指。刘挽一回一回的不怕死的拼,王娡岂不明白,她不可能为难得了刘挽。 而王娡所指的另一个你自然是刘彻。 刘彻吃得差不多了,刘挽方才都向刘彻说明,她为刘彻助兴呢,既如此,刘彻该吃吃,该喝喝,算是在场所有人里认真干饭的那一个例外。 听到王娡的话,刘彻道:“母后过奖了,朕难道不是像父皇也像母后?倒是泰永对自己狠,依然对敌人不够狠。从今日起,修成君无诏不得入宫。平阳姐姐多日也辛苦了,不若回府上休息休息。” 随着刘彻的话音落下,场面真正陷入死寂。 修成君金俗如何也想不到,刘彻竟然对她如此重罚。 平阳长公主也脸色发青,“陛下。” 刘彻起身了,准备离开之前丢下另一句,“母后如果想看到朕下令将修成君送入大牢,只管再闹。都散了吧。” 修成君金俗想要求情的话随着刘彻最后一句戛然而止,大牢,大牢,她怎么能去大牢,她不去。 故而在刘彻离去时,金俗连一句话都不敢说,生怕自己再出现在刘彻面前,刘彻会直接处置她。 “恭送陛下、父皇。”卫子夫和卫长公主、刘嘉、刘挽福身相送,也让其他人都收回思绪,赶紧一道福身相送。而南宫长公主和隆虑长公主自不曾错过刘彻方才警告的另一个人,平阳长公主。 姐妹二人的视线落在平阳长公主的身上,都不曾错过平阳长公主脸上一阵阵发白。 有些事她们也有所耳闻,只是如何也没有想到,平阳长公主也开始要挑事了吗? 真真是糊涂。 两个当妹妹的都在心里暗暗骂起平阳长公主,但她们也知道,如今事情闹到这一步,刘彻方才所言是对平阳长公主的警告,倘若平阳长公主不受教,瞧着吧,她想要的一切都将会失去。 王娡气得不行,金俗在这个时候已然冲上去捉住王娡道:“母亲,母亲,不能再惹陛下生气了母亲。陛下会真的把我们关到大牢去的。母亲,我不想被关进大牢,母亲。” 此时的金俗句句皆发自肺腑,她刚刚很真切的感受到刘彻望着她的眼神透着令人发寒的冷意,她知道,刘彻并非只是说说,他会做到,他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王娡岂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一可二,刘彻绝不会允许第三回。 “滚。”王娡的视线落在刘挽的身上,又指向卫子夫和卫长公主、刘嘉道:“你们也都滚。” 明晃晃的迁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