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2005开始 第974节
书迷正在阅读:追女朋友的错误方法、影后,复活吧、怪谈NPC想移民[无限]、抄家前,医妃搬空敌人库房去逃荒、[猎人同人] GI许愿店、[综琼瑶] 太医韵安、[樱兰同人] 恋爱犯法吗、美人与混混[八零]、[综漫] 5T5他又误我、[综漫] 诸伏警官不想谈恋爱
而且长得又那么漂亮,挺招人喜欢的。 现在也算是一个偶像明星了。 过年前参与拍摄的公司自己制作的电视剧5月中旬杀青了,进入到了后期制作中。 她又签了一部电视剧,不过不是星光影视公司自己投资制作的,而是别的公司攒的局,星光影视公司只是参与了投资,投资比例还不大,大概一成的样子。 这样的投资比例,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但她演的是女一号。 这个不是公司帮她争取到的,而是靠着她自己的实力争取到的。 ——在人家眼中,她已经是一个明星了,有了比较高的人气,而且形象又适合那个角色,哪怕星光影视公司没有参与投资,也属于她来参演那女一号。 这一份合同让曾熙悦特别的兴奋。 之前参演的那些影视作品,全部都是靠着公司的大额投资才把她推进去的。 现在确实靠着自己的实力拿下的这一份合同,那感觉当然不一样。 她现在已经不是新人了,在几个网络平台的粉丝总数都超过了千万,有着比较高的热度。 现在的片酬当然也不可能再拿新人片酬。 一部四十集的电视剧,给她的片酬就达到了上千万。 都已经跟星光影视对这部电视剧的投资持平了。 当然,她和星光影视签的合同还是新人合同,这上千万的片酬,落到她手上的也就两三百万的样子。 不过这对她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钱虽然还没到手,她已经想着该怎么去花这一笔钱了。 ——拿一部分给家里,在老家那边的城市买一套房,让父母住下。给自己买一辆车,买几件早就看上的很贵的漂亮的衣服,买几个包包,然后买几件漂亮的首饰。然后就没了。 合同签了,6月底就要进剧组。 有那么一个月的空闲时间。 但这个空闲的时间,她也不怎么空闲。 公司帮她安排了几个综艺节目的录制,还帮她接了几个广告,要趁着这段时间弄出来。 她自己也要在进组之前研究一下剧本,这样到正式拍摄的时候才不至于怯场。 舞蹈和表演也要去学。 其实还是挺忙的。 但是,她很有干劲,觉得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都在京城,甚至还住在同一栋楼,可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和严鑫在一起的时间,也就那么十几次。 其中半数还只是在一起吃个饭,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交流。 她忙,严鑫也没那么闲。 6月下旬,曾熙悦进剧组拍戏去了。 而严鑫则是和冯曦去了羊城——还带着他们的儿子仕林。 6月下旬,食语集团在港岛上市。 他作为大股东,而且还是去年国内富豪排行榜第三的存在,当然也得露面。 他这个国内富豪排行榜第三的身份,就能给食语集团的估值带来一个不小得提升。 这一次食语在港岛上市,发行了20多亿股,占了总股份的百分之十八左右,每股发行价格一块五毛多,融资30多亿。 冯晨和蔡其祥都持有一定的股票。 上市之前几天,严鑫和这家公司的关系被广泛报道,股票上市之后,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发行价格一块五毛多,到收盘的时候,已经上涨到了三块多,涨幅超过百分之一百。 这样的涨幅在a股首发,并不算什么,只是一般水平。 但是在已经成熟的港股,那就相当难得了。 一方面是食语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太高了,每日单量达到了一个很恐怖的数字,数据相当的漂亮,还是一家互联网企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一个,和严鑫这个大股东也有关系。 严鑫持有公司那么多股票,也让很多人对这家企业有了更大的信心。 严鑫在食语的股份经过了几次摊薄,现在也不是第一大股东了,而是第三大股东。 第一大股东是一家中字头的公司。 第二大股东是肖诗语——她是公司的总裁,上市之前制定的股权奖励中,她又额外的获得了一些股份的奖励,所以要比严鑫高。 但严鑫这个第三大股东,也还是拥有着二十来亿股。 食语上市当天,他手中那些股票的市值就达到了六十多亿。 让他有点意想不到的是,食语上市的那一天,凤安集团的股价,竟然也跟着涨了三个多百分点。 他手中凤安集团的股票价值,也跟着涨了二十几个亿。 就他现在手中那两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已经超过了八百亿。 但是,跟国内首富的差距还是有点大,跟第二名的差距也比较大。 ——这还是在去年的数据上算的。 第793章 食语公司成功上市,肖诗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并不等于她现在就可以轻松了。 甚至还要更忙。 这一次上市,在资本市场融资几十个亿,也让公司有了充足的资金来进一步的扩张市场。 另外,那就是想办法提高公司的利润。 怎样合理的降低优惠的幅度,提高每一单的利润。 这个是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成本。 还有,就是怎样让商家让渡更多的利润过来。 这个是提高商家获取客源的成本。 之前几年时间里,基本上就是平台烧钱,让商家以极低的成本在这个平台获得客源,获取大量额外的利润。 最早入场的那些商家,在这个平台获得的利润,比他们在线下获得的利润还要高。 但那样的好日子不会一直继续下去。 外卖平台现在要做的是手持双刀,一刀砍向顾客,一刀砍向商家。 砍下来的利润就归平台所有。 这不是食语公司一家的决定,是他们跟另外一家竞争对手商量过后的决定。 ——这是他们一家来做出这样的决定,这就等于给竞争对手送人头,那肯定不能干。 两个平台占据了这个行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场份额,说一句垄断,也不过份。 但是,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以前的规矩执行的好好的,现在要改变规矩,要从消费者和商家兜里掏钱,他们肯定不会高兴。 但一直执行下去,公司亏钱,那也肯定是不行的。 开公司是为了赚钱,又不是为了做慈善。 取消原有的优惠,那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是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能够取消那些原有的优惠。 而且取消优惠也得有一个限度,不能一下子把步子迈得很大,让消费者和商家都承受不了。 要是太过分了,大家一拍两散,把这个行业恢复到原来的线下状态,那他们公司就没法存在了。 严鑫没有多少商业才能,但他是一个重生者,而且还送过几年的外卖,有很多相应的经验可以动用。 他给肖诗语提出来的建议就是多泡制一些外卖员多辛苦多累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外卖却赚不到多少钱的新闻来,能多惨写多惨,有多苦写多苦,要是搞视频的话,最好还配上一些催泪的音乐。 然后多找几个公众形象好的营销号关怀一下,买一些高质量的水军推动一下,让大家都觉得外卖员很辛苦很辛苦。 自家的短视频平台,当然也要多做这样的视频,还要进行推广资源的倾斜。 在社会上形成这么一个共识之后,再请几个专家来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外卖员每单的收费太低了,所以他们必须要跑很多单才能够赚到钱,有时候甚至还不得不违反交通规则。 解决的办法在哪里呢? 那当然是提高每一单的收费。 每一单赚到的钱多了,就不用一天送那么多单,就不会那么累了。 商家让出一些利益,消费者也稍微多承受一点成本。 到适当的时候,平台再来修改规则,拿着关怀外卖员的借口,提高每一单的佣金。 至于要不要真的提高外卖员的单价,那当然还是要提高的。 只是,加上来的佣金,会不会全部给到外卖员,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一单提高两块钱,能够给送外卖的多加两毛钱,已经算是良心资本家了。 毕竟,就现在的单价,也能够招聘到大量的外卖员,说明人工的价格就值那些,自然就没有提太高的必要了。 严鑫不能算是多黑心的资本家,他会给旗下公司每一个正式的员工都买社保,工资待遇也不低,高于平均水平。 但他也不是慈善资本家。 这样的事情,他不来做,也会有别人去做。 而且他可以确定,别人做这样的事情会比他做得更狠,留给劳动者的报酬会更低。